我国的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在整个金融行业(诸如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范围内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还存在各个方面的缺陷,如低端客户服务竞争不足,中高端客户服务竞争过度,制度供给缺失,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这些缺陷形成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对金融企业的作用
1.企业文化指引金融csr
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是金融安全。目前中国区域金融服务严重不平衡、不完善、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呈畸形、金融产品严重同质化。对于中国来说,不仅需要的是诚信、安全、规矩的金融业,更需要一个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csr)体系。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csr体系建设的基础,csr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最能体现两者关系的莫过于中国建设银行,从宣扬“善建者行”演变为“善者建行”,表面上看仅仅是改变了字的次序,而实质上是表达了建行“为善”的社会责任。
2.企业文化推动金融创新
金融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应该把握机会进行金融创新,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设计新的金融服务。要为市场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金融企业必须保持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创新观念,形成品牌产品、优质服务,这正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金融企业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强调技术创新的思维,注重管理的创新、观念的创新。
例如泰隆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从初创期创新导向的“创业文化”到目标导向的“规模文化”,再到规则导向的“风控文化”,继而向更高层次的“管理文化”演进,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泰和共隆”、“服务小微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内容和形式都与时俱进,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泰隆银行在各种经营活动中都突出了这一点,发挥了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在深层次上推动创新,使创新不至于流于表面,真正地与市场共隆、与客户共隆,可见其对于“泰和共隆”的重视程度。泰隆银行的经验对于其它金融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企业文化完善管理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是金融企业管理机制完善不可或缺的内容。金融企业管理机制和功能的完善不仅包括管理水平、产品质量、人员素质等传统企业文化层面的改善,还应该包括现代企业文化贯彻于整个金融企业、整体服务中。没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金融企业管理机制是不完整的。企业文化贯穿和渗透在金融企业的各个方面,是完善的金融企业管理机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文化不是一个部门、几个领导的事,而是金融企业全员的事,只有全员学习并建设好企业文化,标本兼治,发挥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通过长时间的建设,使金融企业摆脱历史包袱,改善现状,最终形成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二、金融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偏差
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行政干预较多,加上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是上级主管机构领导拿来压制员工的手段,久而久之,一般错误地认为领导指令就是企业文化。同时,也有很多金融机构甚至是开放度较高的一些商业银行都难以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对其经营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少组织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搞一些文化活动。其最终结果是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相脱离,形似而神不似,难以达到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2.企业文化建设广度和深度不够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科学,未能受到中国金融企业的普遍重视。在金融企业中,由于行业体制、职业“优越性”等原因,导致一些员工形成了惰性,把企业文化建设当做只是金融企业的形象包装。一些已经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金融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也缺乏一定的深度,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标语口号阶段,制度层次不健全,精神层次内涵不深,舍本求末,沦为形式化肤浅化的表面文章。严格意义上来说,现阶段很多金融企业连“表面文化”都做的不够充分,缺乏创意和特色,总是在低水平重复的怪圈中打转。甚至有的将营业网点装修等同于企业文化建设,认为装潢越漂亮、越豪华,企业文化建设越到位。
3.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期行为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应是长期的过程,然而观察我国金融企业文化建设,往往只注重短期效果,缺乏常抓不懈的机制,缺乏持久的动力和发展的后劲,这是受金融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影响的。金融企业管理者的目标通常是利润最大化,尽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金融服务功能,但评价金融机构经营绩效和管理者工作业绩的指标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其中,管理者也许由于自身认识的限制,并不视企业文化建设为提高业绩的重要途径,也许出于短期利益的考虑,将需要长期过程才能见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忽视,只有在上级领导强抓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时才会进行短暂的应付式的“企业文化建设”。
三、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针对目前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全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强对金融企业文化的宣传,使各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明白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作用,有动力培育强化自己的企业文化,并组织员工有目的地开展企业文化研讨会,引起广大员工对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树立榜样,作为企业文化的人格化,是员工们有效学习的对象;对员工要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不仅包括业务技术,还应该包括职业道德、科学文化方面;对外界社会,也应重视宣传工作,通过社会服务来展示自己的企业文化,增强环境文化氛围,让客户了解、体会,并进行反馈,从而有目标地进行改进和提高,逐步建设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
2.重视提炼人文关怀的金融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动力,要富于鼓舞性、号召力、使命感和时代风格,并贯穿于金融企业经营的始终,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精神的提炼,不仅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更要符合本单位自身的情况。侧重反应金融企业主要的价值观念,是所有员工思想和价值观的熔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人文化”,要吸引优秀人才,人尽其用,并留有储备人才,以人为本,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与企业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企业精神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形成统一而具有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
3.协调长期文化建设与短期利益关系
对于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应树立明确而富有档次感的发展目标,使员工形成并认同对企业共同的美好愿景,从而为之努力工作。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营活动为中心,讲究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
考虑到长期文化建设与短期利益目标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规范经营来带动企业文化建设。金融机构应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和考核激励机制,完善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也纳入评价体系,形成健康向上且浓厚有感染力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管理者及普通员工将个人追求与整个事业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企业的成长挂钩。
4.以企业文化形成适度的金融竞争机制
金融企业文化具有基本的导向功能。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金融机构能够明确自己的定位,形成适度竞争性的竞争氛围,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各种金融机构功能有不同的地方,也有互相交叉的方面,建设金融企业文化,使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个体产生影响,弥补人的有限理性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将广大员工的行为引导到能够促进金融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上来。
在上海做聚会纪念册设计多少钱,来看看吧品牌设计成功是否需要一个好的产品定位策略?母婴vi设计有哪些风格 它的设计要注意些什么上海广告公司如何发展如何在上海画册设计中利用负空间创造视觉效果?标志和标志企业形象牛肉干包装盒设计要点解析上海logo设计费用一般多少钱?